星期五   2021年09月10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我有一张《桥工报》

来源:    作者:常忠苇

在我的办公室,有一个不常打开的抽屉,里面大都是一些尘封已久的与我工作相关的照片、证件、证书等等。另外,还有一张旧报,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那是一张4开4版的《桥工报》,它是《桥梁建设报》前身。

对于人生的第一次,总是那么的新鲜与渴望,过后又会珍惜难忘。这张《桥工报》承载了我人生中崭新的第一次的记忆与留恋。

那是在建设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时,那里也是我刚参加工作的地方。记得报到那天,我们一行十几个刚出校门的学生,从南京坐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山东兖州站,出了站台,工地上派了几辆车,载着我们继续向着黄河岸边驶去。窗外倒退的风景从大片大片的灯火辉煌渐渐变成稀疏又微弱的星星点点,再后来只有漆黑一片。前路未卜,心亦惶然,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直到迷迷瞪瞪地又看到一片灯火通明,我们才知道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夜已深,尽管是仲夏,可还是感到荒郊野外的丝丝寒意。

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来到大桥建设工地,搅拌车、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发动机轰鸣声、切割机的电锯声、吊机的转动声、工人师傅们整齐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好一派热火朝天又蔚为壮观的施工场面,令我为之震撼。我知道,我的青春将要在这里安放。

工作一年多之后,我开始做起共青团的工作,正好和工会在一起办公。工会报刊架上的各种报纸成了我的“墨香伙伴”,闲暇之余我就会翻看阅读浏览。那个年代,对于深居荒郊野外的大桥工地上的我们,获取外界信息资讯的来源只有广播、电视及各类报刊杂志。交通工具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当日出版的报纸辗转到达工地,基本已滞后多日,新闻已成了旧事。众多报纸中除了《工人日报》《新华日报》等党报之外,对我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就是《桥工报》了。因为,这小小的4开报纸,犹如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我得以更快、更深、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精神和全貌,也让我知道除了黄河岸边的我们,还有一批批大桥人遍历江河湖海,铺架着一座座铁路、公路桥梁,谱写着一曲曲奋进的建设者之歌,留下一串串艰辛的奋斗足迹。

阅读之后,偶尔就会随手记录一下当时有感而发的心情,就像是现在的QQ签名说说,简短、直抒胸臆。突然有一天萌发出《桥工报》报社投稿之念,既非出于梦想,也非为了功利,只是出于不可名状的好奇和一份无所畏惧的心情。于是,把自己的感悟和周围的环境融合起来,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字斟句酌地一遍又一遍修改,工工整整地写在信方格纸上,因一个字写得不好就重来,直至半本稿纸用尽,完稿后折叠妥当地装进信封,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寄出了。

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寄出了稿件之后,每天又多了一份小小的期待,每有一期《桥工报》来,如获至宝,赶紧搜寻我的小诗,但失望总是伴随着我。就这样,将近几个月,稿件石沉大海,那颗翘首苦盼的心渐渐平复。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落款桥工报社给我邮寄的信件,一边拆信一边思忖着,是不是我的稿件被退回来了?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桥工报》,再仔细浏览,原来我那一小豆腐块的诗发表了,报社给作者寄了一份样报,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现在再读这首小诗,略显稚嫩的文字,既没有押韵对仗,字数局数也不讲究。第一次投稿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自己当时有多么幸运。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经历无数个第一次,使得我们的人生逐渐由青涩走向丰盈、多彩,也值得去记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