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2月24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年年有“鱼”

来源:    作者:彭舸

鱼,是江南“鱼米之乡”饮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鱼,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和水网密布的沟渠塘堰是各种鱼类栖息嬉戏的“天堂”。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还有鲤鱼、鲫鱼、刁子鱼、武昌鱼等等,城市大小超市和菜市场随处可见。这些鱼物美价廉,家庭餐桌和宾客筵席必不可缺,真可谓无鱼不欢、无鱼不成席。

鱼可以做出很多美食,家常的如红烧鱼、剁椒鱼头、清蒸鱼、糖醋鱼、水煮鱼、烤鱼等,还可以加工制成鱼丸、鱼糕、鱼干、腊鱼……鱼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可蒸可炒、可煎可炸、可炖可烤,这些做法各具特色,美味可口,男女老少都很喜欢。

鱼为人们所喜爱,除了它的食用价值外,它还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在历史长河中,前人赋予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一句,将鲤鱼与婚姻相联系,后人以“鱼水合欢”祝福美满姻缘。有些地方在举办婚礼时,还有“鲤鱼撒子”的仪式,即在新娘走出轿子时,男方的人把铜钱往四下抛洒,寄托祝殖祈育的愿望。铜钱俗称铜子,新媳妇撒它唤作“鲤鱼撒子”,因为鲤鱼产的卵子多,意味着“子孙满堂”。鲁菜中有一道鱼肴“鸳鸯鱼”,它由白色的鳜鱼、赤色的红鱼清蒸烹成,咸香鲜嫩,红白分明,色彩诱人。这道菜是曲阜孔府菜的名吃,常常作为婚宴的主菜,象征新婚夫妇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古人用鱼形木板做信封,用于传递书信。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传递绝密信息时,还会以绢帛写信装在鱼腹中,称为“鱼传尺素”。秦末陈胜吴广使用鱼腹藏书制造舆论、鼓动人心,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唐宋时,显贵达官身佩以金制作的信符又称“鱼符”,说明鱼象征着富贵。农历新年迎财神时,一对“元宝鱼”是必备之物,现在,不少商铺开张之日,仍会将蓄养鲤鱼的鱼缸放在门前以求“利市”、“大吉”。在古诗文中,鲤鱼是友情、爱情的象征,民间吉祥纹图中的窗花剪纸、织品花绣和器皿描绘,处处可见鲤鱼的身影;“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他与鱼相关的还有地名、赠礼、祭祀等等,不胜枚举。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五言绝句《江上渔者》中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意思是说,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却不知打鱼人出生入死搏击惊涛骇浪的险境与艰辛。范仲淹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辛,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感恩和同情。

“鱼”与“余”同音。“年年有鱼”即是“年年有余”的意思。据说,“年年有余”之俗起于宋朝,是物质文明的演进带动人们食鱼观念而形成的。至今南方许多地区,“全鱼”仍是宴中亮点,通常是宴尾镇桌之菜。还有一些地区,头道菜即是全鱼,一直置于席面中间,直至宴尾人们才对它象征性地动动筷子,还笑侃“好汉不吃翻面鱼”。传说,一些偏远山区吃鱼困难,过年时,就请人雕刻一个栩栩如生的木鱼放在盘中招待客人,左邻右舍轮流使用。这些食鱼习俗都意味着该尾鱼是今年余下的,留给来年,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

正因为鱼在人们心中如此美味、如此珍贵,所以在古代属于非常拿得出手的送礼礼品。《淮南子》中就曾经讲过一个关于送鱼的故事:鲁国宰相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他却不接受。他解释说:“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意思是收了别人献来的鱼,就有可能因为人情而枉法,反而再也吃不到鱼。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