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2年02月10日 桥梁数字报 副刊

桥头一寺一古道

来源:    作者:陈 金

  

  古道遗迹旁就是建设中的澜沧江桥工地   陈   金 摄

   我澜沧江大桥项目部设在大理州永平县一岸,桥要连接的对岸是保山市的龙阳区。
  从项目部到工地,出门不远就要垂直跨过一条古老的石板路。
  这条石板路已断断续续、支离破碎,不成整体。它从江边爬上来,蜿蜒走向远处的山谷。
  路上的石板因为长年的人马踩踏,已变得光滑无棱、光可照人。这便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据记载,“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外国往来的古道之一,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从大理往西,经顺濞桥进入永平,经黄连铺、叫狗山、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杉松哨、梅花铺、宝丰寺入永平县城,又经曲硐桃园铺、石子坡、小花桥、大花桥、博南山、杉阳街、凤鸣桥、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到保山境内。永平古称博南(以博南山得名),所以,这一段丝绸之路被称为“博南古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习惯上把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德宏至缅甸、阿富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古道统称为“博南古道”。
  在我们经过的“博南古道”处,有一堵残墙,墙有门,门有拱,拱上有字,正反各一条,但均已缺一个字。正面可见“觉路遥”三字,据说缺个“远”字。另一面可见“关耸峙”,前面可能缺一“雄”字。
  据说这里就是《徐霞客游记》里记载的普济庵。这堵残墙当是当年寺庙的山门。此处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有如咽喉。当地人称此门以东为“关内”,此门以西为“关外”。
  在这堵残墙边,有一座新修的寺庙,叫江顶寺。我一直觉得这个寺名怪怪的。江何以有顶?如江有顶,顶上当是桥。如果寺建在江“顶”的桥上倒也说得过去,却明明是建在岸上。说是岸项寺似乎更确切。
  从澜沧江桥工地回来,从江顶寺门口过,听到里面传来喃喃的诵经声,我们寻声往寺内走。主持热情地把我们引进寺里,并热情地给我们讲解。
  他说,此地的寺庙建于公元前5年,历经78代方丈,鼎盛时有和尚100多人。据说抗战时还在这里举行过一声声势浩大的“抗倭法会”。“文革”时该寺被作为“四旧”拆除。1973-1976年在沈阳当工程兵的村民杨崇华,从村里将这块地买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战友等各方的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重建江顶寺,并从老挝请来多尊玉佛。刻在寺里的有些对联就是他的战友写的。他本人则在昆明圆通寺剃度出家,然后主持江顶寺。取法号为释持顺。
  说是一座寺,其实整座寺里就他一个人。他成天的生活就是念经、礼佛,再就是种菜。
  家里虽然还有老婆、孩子,但也很少回去,这里有他的信仰。
  沿着寺边陡峭的山路往左下行几百米就到滔滔的澜沧江边,这里1986年以前曾有一座古桥,名叫霁虹桥。据记载,霁虹桥跨度为57.3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链悬吊在两岸间,上铺桥板。两个桥墩上有古朴典雅的桥堡,分别名为“武侯祠”和“观音庙”。霁虹桥西岸绝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书写的“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等大字。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曾到过此桥。
  霁虹桥的位置是西汉的兰津古渡。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此处古为舟筏渡口;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篾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
  霁虹桥在500多年的风雨中,屡次遭受灭顶之灾,伤残无数。据统计,仅截至滇缅公路通车的1938年,霁虹桥就被澜沧江卷走10余次,重建和大修达19次。
  1986年,古桥被洪水冲毁。后又因澜沧江水电站的建设水位提高,遗址也没入水中,只能看到两端的路了。
  我们现在在霁虹桥遗址上游100米处看到的那座悬索桥是2007年1月15日建成投入使用的,比老的霁虹桥垂直提升了140多米。
  持顺方丈深为霁虹桥这一先民的杰作感到自豪,同时对这座古桥充满深深的眷恋,在寺内专门存有放大的该桥黑白照片。我们去后专门拿出来给我们欣赏,并给予热情介绍历史背景。还让我们拍照留念。
  持顺方丈还喜欢书法,他让我们参观了他悬挂在禅房里的几十幅书法作品。
  我们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他说,你们建桥人来了,给我们送来了水,送来了电,寺里生活非常方便。现在是寺里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以后在这里不会再建这么大的桥了,所以以后寺庙也不会再有这好的光景。他说,我没有别的能力报答你们建桥人,唯有虔诚祈祷,祝愿大桥人平安、吉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