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2月03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江汉关里的银锭

来源:    作者:周超

在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有一座欧式建筑江汉关大楼,大楼上的巨钟已敲响了近百年,也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沧桑和巨变,2015年大楼改建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跟着游人走进大楼参观,只见江汉关里藏品丰富,琳琅满目,从清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照片到实物,无所不含,无不珍贵。据介绍,各类藏品和文献资料有近万件之多,每件藏品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仿佛讲述着那些难忘的历史,也把游人带入那段风云变化的岁月里。最吸引我的是三枚银锭,银子在中国几千年的生活中一直担当着货币流通的重任,直到近代才逐渐被银元、钞票等所取代。翻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书,银子就常常出现在书里,住个店、烫壶酒、切两盘牛肉、打把刀、买件衣袄、打赏手下、兄弟相助等等无不需要拿银子出来。上至朝廷,下至英雄好汉、普通百姓,哪里都需要银子。在那时,谁家银子多,谁家就是土豪了。

江汉关里展出的这三枚银锭都为50两大银锭,全银铸成,印有江汉关铭文,外观均呈马蹄形,端庄厚重,表面氧化发暗已无光泽,两端高高翘起,中间凹陷,有大半个手掌大小,每个重约1860克,相当于3斤7两重,想必拿在手里一定是沉甸甸的。按清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说的,凤姐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就够刘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费来算,这一枚银锭就足够平常人家两年多的开销了。

江汉关的银锭都是由江汉关收的税银铸造的,这三枚银锭其中有两枚是清光绪年间铸造的,有一枚是清同治年间铸造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设立了多个对外经商口岸,1862年江汉关设关成立,当时的汉口“九州之货备至”“人烟数十里,行户数千家,店铺数十重,船舶数千万”“海舶江轮排似节,大船争比小船多”,经济极其繁盛。1862年,江汉关只征子税,税收不多,湖广总督官文三次上书朝廷要求尽快在汉口设关征税,他说:“洋商出入长江后,内地货物日渐昂贵,华商生计顿减,厘税日渐短绌,严重影响军需供应,长江之利为洋商占尽,长江税收为外商漏尽,流弊甚大,《长江通商章程》是专门为洋商获利而制定的,如果照这个章程办理,长江无可立之关,无可征之税,无可查之货。”三次上书终于让朝廷认识到事情的严重,1863年1月1日,江汉关正式开关,开始征税。江汉关的机构设置完全按照英国编制,让人气愤的是,中国的海关高级职位竟然大多由洋关员担任,而且同样的岗位洋关员比华关员收入要高出许多,少则几十两,多则几百两。

起初,江汉关每年的关税收入一般都在100至200万关两,后来逐年增加,到1911年已超过了200万关两,到1932年已达498万关两左右,如果铸成这种50两大银锭就有10万个之多,这么多的银锭如果全放在江汉关这四层主楼里恐怕要堆得满满当当。这么多的税银用在哪里?当我了解后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起来。清时,税银有些用作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开支,如江汉关1866年前的税收就几乎全部用于镇压太平军。还有大量用于战争赔款和外债赔付,如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给8国赔款4.5亿两。4.5亿两做成这种50两的银锭可做900万个,这够天下多少个家庭生活?!江汉关在1887年以后,关税收入用于战争赔款的就占总收入的4成左右。从咸丰开始,清政府一遇到较大战事和战争赔款,就开始向洋商借债,形成朝廷借债海关还的局面,据记载,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共借外债43次,计4500多万两,其中,以关税还款或抵押的就有3200多万两。税收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清政府用之赔款都不够,哪有多的改善民生,可见当时的中国饱受欺凌灾难深重,积弱积贫积重难返,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清政府已是穷途末路,一个王朝的庞大身躯即将倒下。1911年发生在武昌的辛亥首义打响了推翻这个腐朽没落王朝的第一枪,随后,这个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王朝轰然倒塌、黯然落幕。

江汉关1862年建立,办公场地几经搬迁,1924年建成如今的江汉关大楼作为办公场所。江汉关大楼建造资金直接源于关税,从关税结余中直接支付,总计花费银60.21万两,相当于用去了1万2千多个这种50两大银锭。江汉关大楼为欧式风格建筑,除了少量建材由国内供应外,其余材料包括大钟均由国外进口。大楼正面主楼顶端镶嵌有“江汉关”三个大字,字如铁画银钩,古朴苍劲。这三字为大楼在建时,总税务司请时任湖北教育厅厅长、书法家宗彝所题,并赠银500两为谢,相当于给了10个大银锭,可谓是一字千金。为突出主楼顶端“江汉关”三个大字及凿刻需要,省去了署名,所以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宗彝所题。而武当山上的天柱峰有一块崖壁上刻着“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这也是宗彝所题,并署了名,去过武当山的人应该都看到过。这个中式题匾,使这座欧式建筑突出了中国文化特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