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2月31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2021难忘瞬间

来源:    作者:

时光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在即将结束的2021,大桥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为了心中的梦想奋斗、拼搏,收获了开心、自豪、震撼……无论辉煌还是平淡,一定有一个瞬间,让你最为难忘。              ——编者


12月,第一次带办公室两位新人去深中通道项目采风,18日19日连续两天出海,亲历了第99、100片钢箱梁的架设全过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广东的冬天,四处如锦花树,但伶仃洋的海风却一点也不温柔。一片箱梁从出海到就位,基本上就是一天光景。19日,在墩顶 “享受”了三小时的六级海风抽击,忽听有人喊“大家快过来吃饭”。只见墩顶上的工人们将一只大号收纳箱从浮吊上搬过来,箱内装着三大盆菜一大盆米饭:红烧肉、芹菜、冬瓜汤。“哟,这么新鲜。”这顿饭菜并不是从岸上运来,而是交通船上的大厨精心搭配的,芹菜叶仍然翠绿。“今天架第100片梁,吃了热饭有干劲。”我加入工人师傅们当中,与他们一样,蹲下来围成一圈。咽下一勺红烧肉,胃暖和起来,风似乎小了一些。“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我说。很快,几盆菜见底。大家各就各位,一直等到“天一号”将1780吨的钢箱梁稳稳落在43、44号墩上。

这顿海上午餐,品出了大桥人的苦中有乐,有岁月的本真,有生命的温暖,是奋斗中时光留下的美好回忆。               (王帮琴)


7月20日晚8点,郑州特大暴雨,单位班车被拦在北三环以外,整个南阳路积水到腰深,单位大院住宅区一楼都己经进水,还好自家住的是高层。涉水步行几个小时,从沙口路经农业路高架走到积水较深的南阳路,水己经退到大腿那么深。人们小心地沿着商铺边上行走在水中,马路中间还不时有大块头的工程车驶过,激起一层层的水浪,打在胸前的背包上。包里面有手机、钥匙,它们暂时是安全的。有两个人在前面走,我吃力地跟在他们后面,尽量沿着他们走过的路线,跟着。水下有什么,谁都看不到,最害怕的是路边会有被水冲开盖的窖井。对面一行人与我们对向而行向南走,有人手里拿着长棍在水中探路。我看到穿着孕妇裙的孕妇双手托着肚子在水中行走。此时人们涉险奔赴的方向一定是家。

孩子不时打过电话来问我到哪里了,为什么这么晚还没下班。我没时间解释,只告诉他快到家了,让他好好在家等着。据说有的小区己经停水停电了,孩子一个人在家呢,今晚我必须回到家里。在水里己经步行三个多小时了,最后一段是最难走的路。回家,这个在平时很平常的事,这会儿变得这么不易,却又如此重要。越是艰难,回家的念头越是强烈。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家的重要,对孩子的重要。脚下的路深深浅浅,加上水的阻力,我走得很慢。每向前一步,我都小心地让脚在水中地面上站稳了再挪动下一只,此时脚下若打滑,倒下去全身会被淹没。我心中默念:“我一定要安全到家……”     ( 耿云聪)


马上就要和2021年挥手告别,总有些不舍,有一件小事,虽不起眼,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今年5月,在中兰客专2标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之际,项目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义务劳动,清理现场垃圾和废旧物品,很多非党员听到消息,自愿加入其中。刚参加工作两年的财务部部员徐玲也自告奋勇。她身材娇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平时还喜欢浓妆淡抹,说话温柔细语,大家都认为她在做秀。结果颠覆大家的认知,她劳动起来好像个“泼妇”!

我发现后,赶忙用手机拍下义务劳动的瞬间。

这一瞬间,让我对新时代青年员工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是生长在温床中,但他们有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的本质!过程中需要我们去精心培养。          (高国福)


7月27日上午10点11分,办公室忙碌的我听见手机“叮咚”了一下,打开微信图标,看见是在武汉出差的同事李扬发来信息的时,内心有点小紧张,此行是否能够如愿寻找到“他”呢?当看到他传来书写的“电焊工管业良先进事迹”几个字时,我喜出望外,激动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

管业良生前原是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一桥处的电焊工,中共八大代表,在一本大桥局汇编的“劳模风采”时,有关于他的事迹介绍,字数不多,一位熟悉的同事得知后发给我一份他几年前存在电脑里面的WORD文稿,由于缺少日期,一些内容上有争议,不敢贸然对外使用。为还原当年“他”的故事,我们从查询公司档案开始,走上了一波三折的寻“他”之路,寻访老同事、找寻旧报纸、联系其后人……最终把目光投向集团公司档案室,最终,在办理了借阅手续后,得到了一份可靠的事迹材料,为此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韩喜萍)


今年,我们5次顶着台风冒着暴风在工地采访,11次夜间通宵拍摄施工大干场面,28次和大桥青年在工地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一年“九桥新语”应运而生,我们一同活跃在粤港澳大湾区,领略桥梁主塔上的无限风光,记录直击人心的动人瞬间。速度快、正能量、有态度,我们记录传播讲好大桥建设故事,彰显企业形象,把向上向善根植在员工心底,提高公司在建项目的知名度,不断夯实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                                       (杨凝)


7月15日,我们所在的武九项目部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洪水。上午10时雨势平平,河水正常,丝毫看不出有发洪水的迹象,项目部工作一切正常。11时雨势突然变大,河水突然上涨,冲上河岸堤坝,、沿堤坝冲上项目部门前道路,不久便将门前的道路冲毁,严重威胁着项目部的安全。项目人员在项目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奋力抗洪,但人的力量终究不敌洪水的力量,洪水来势汹汹,河水上涨,水流湍急,道路被冲垮,围墙被冲倒,洪水冲进了项目部。

由于先前防洪抢险演练,项目部已安排专人进行防汛值班,关注雨情和河水变化,并准备好救援物资。所以,当洪水来临时,项目人员快速转移项目财产,分发应急救援物资,人员快速撤离,安排抢险机械随时待命,一系列措施全部到位,人员沟通顺畅,有序而忙碌。冒着暴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洪水的灾害。

雨水过后,项目部全体人员迅速投入到恢复家园的活动中,清理淤泥,打扫办公室、餐厅、职工宿舍,虽累,但大家同吃同住同行,没有抱怨、没有怨言,全力使项目部恢复正常施工生产。                                                          (齐雪豪)


逝水东流,叶落纷飞,不经意间,又到年末岁寒之时。蓦然回首,“红色”二字跃然于脑海。红色,是2021年留给我最醒目的印记。

这一年,我学习红色历史。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从过去只限于满足解决温饱到现在全民昂首阔步奔小康……我从党百年的历史片断中感受到的是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

这一年,我聆听红色故事。铁肩担义指光明的李大钊,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的史可轩,浩气长虹烁古今的赵世炎,血洒青天扬正气的林基路……聆听他们的故事,回顾那段血雨腥风却又英雄辈出的光辉岁月,我体会到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人民无忧。

这一年,我打卡红色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档案,一段段封存的记忆,拂去了岁月的风尘,讲述一个时代的奇迹,让我从灵魂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红色印记,让我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觉得自己何其有幸,见证了百年后的国富民安。追寻红色的印记,我想,我也会成为一位“强国有我”的大桥人,如此,才会不负先烈,不负时代,不负自己。                                                                                               (崔蕾)


年底的一个午后,从微信中得知耄耋父母刚从江北过来,于是我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从单位往家赶。不经意间,我有许久没有去探望父母了。

其实父母居住的地方离我的小家很近,仅一江之隔,南京长江大桥正常通行时,也就十来分钟的车程。今天又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父母怎么没打招呼就过来了?

带着疑问,我推开了家门,只见爱人正在客厅陪着父母聊天。

“爸妈吃饭了没有?”我进门就问。

“我们是吃过了来的,闲着没事,趁着今天天气不错,带点我和你老爸做的羊肉、卤菜给你们尝尝,我们送完东西就准备回去了。”老妈在一旁回答道。

“等会让袁博开车送你们过江。”爱人考虑到父母年迈且走路又不是太利索。

“不用麻烦了,来回一趟会影响你们工作的,我们都有老年卡,乘公交转地铁很方便还不花钱,而且中午太阳好,走走路晒一晒还能补补钙。”老爸边说边笑眯眯地向我们展示挂在脖子上的老年卡,就是执意不肯让我送。

在我和爱人的坚持下,我们把父母送到了小区门口。望着母亲紧紧挽着父亲的胳膊一步一步向百米外的公交站走去,我忽然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急忙拿出手机,用最大倍焦距拍下这张已远去却又不是太清晰的父母的背影。      (袁博)


那是我第一次在深中通道项目上看到取梁前的码头。

早上6点,我站在码头上。墨色浓重,远处,“天一号”的照明灯像银盘月一般,光影与水波交融,粼粼冷色泛起。我虽然特意多添了一件外套,但风还是直往脖子里灌,顶着风迈开步子都有些费劲。本以为我来得已经很早了,可现场的调度告诉我,他们早上4点就已经在这里准备了,那时的风还要大,也没地方躲一躲,但现场不能没有人。

“大家关注更多的可能是架设。前期的这些准备很少有人知道,基本只有我们自己清楚了。”一位调度边说边仰头看着还没有取走的那片钢箱梁。听到这话,被风吹得脑袋有些晕乎乎的我瞬间清醒了一些。他手上的对讲机里还在滋滋啦啦地“蹦跳”出各个方面的各种声音。运梁船上、取梁船里、卷扬机的操作处、箱梁下的几个点位……每一个地方都有沟通协调的人员。

为了这一片梁,为了这一片片梁,每一位大桥人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与付出。                                                                                       (高雨薇)


12月21日,这一天是冬至。

清晨6点,中铁大桥局新城项目部。“冬至冬至,幸福必至,祝大家冬至快乐!”“多吃饺子,冬至快乐!”……项目群浓浓的饺子香仿佛透过屏幕溢出来了。

7点,“妈妈,今天吃饺子了吗?冬至快乐!余生再多些温暖和快乐呀!”自湖北武汉大学校园发出的女儿的冬至祝福如期而至。

今年的冬至比较特别。因为,这是我在时隔14年后,再次回归项目部的第一个冬至!

在武汉时,家里每年会结合南北习俗,同时吃汤圆和饺子,妈妈说,北方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而南方吃汤圆则寓意一家人团圆幸福。今年冬至没能和家人一起过,但早上在项目部食堂吃的水饺,让我想起了家的味道。女儿在学校吃了汤圆,她说味道跟姥姥做的味道一样样的。老公也在群里晒出了大葱味的猪肉饺。妈妈在家里煮了我最爱的米酒汤圆,那丝丝香甜久久萦绕心头。                        (祝艳华)


4月10日,宝宝一岁了。由于工作原因,我们都不能回家给宝宝过充满仪式感的生日。看着微信朋友圈中各种花式分享宝宝的生日仪式,总感觉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宝宝有些许亏欠。记得一次我们同时休假回家,一进门,宝宝看着我们进门就开始躲,甚至不要我们抱,哇哇就哭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陪伴玩耍,宝宝终于认清了这是她的爸爸妈妈,但嘴里还是不好意思喊出来。我们可以理解宝宝的心情,陪伴了几天仍要离开宝宝去上班,心里真是有万千的不舍。告别那天,宝宝终于迸发出她那嘶声裂肺的哭喊声:“爸爸,我要去!”“妈妈,我要去!”宝宝的哭声让我心痛不已。                                                                                                  (李艳)


“哇,哇……”伴随着产房传来新生儿的啼哭,8月10日,我的孩子出生了。始终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的惊喜、感动、慌乱,始终记得填写新生儿出生登记卡时手抖得半天握不住笔写不出字的震颤,始终记得第一次给他冲泡奶粉、第一次换尿不湿的谨小慎微……这些瞬间,和以后无数个他成长的瞬间,都是我幸福的记忆。随遇而安,这是我的人生心态、信条,以遇安给孩子命名,这是我对他人生的寄托。                                                                                                                          (李进)

2021年,第一次踏上牛田洋特大桥施工栈桥,我就被一块宣传展板深深吸引。这是一幅彰显“牛快精神”的恢宏画卷,以“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为标语,生动刻画了大桥人在2021年“牛年奔牛速”跨越式发展的征战历程。经历了2020年受新冠疫情掣肘的客观进展不利,“牛快人”在“筚路蓝缕创业艰”的征途逆中求胜,成功逆袭实现了2021年“砥砺奋进谱新篇”的主观拼搏焕彩。                                                 (甘锋)


时光的列车奔涌向前,2021未终而2022已来。车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眼帘,过往的记忆不断闪现脑海,画面突然在2021年11月23日定格。

哦,那一天,我从劳务派遣员工转为正式职工了。作为一名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从劳务派遣做起。转正,既是对我这一年多来辛苦付出的最好证明,也是这一年我收获的最好礼物。                                                                (宋杰)


受南京滨江中学领导之邀,给孩子们讲讲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

登上陈列馆前台阶,面对广场排列整齐的中学生,我仿佛回到了离开近30年的三尺讲台。我先从新中国桥梁建设:建成学会(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代表)、奋发图强(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代表)、融入市场(以九江长江大桥为代表)、追赶世界(以芜湖长江大桥为代表)、领先世界(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代表)五个阶段讲述了中国桥梁建造技术的奋进历程,再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始末、艰辛过程、历史意义和传承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学生爱听的方式讲述。孩子们的呼应不停、掌声不断。                                (陈萌)


今年10月,中国中铁“档案话百年”主题征文评选结果揭晓,我的征文《与档案相关的日子》从300件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从2008年到如今,我经历了3段与档案相关的日子。资料整理工作虽是一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但也极其磨练资料人员的耐心和毅力。从2008年,独立完成了762根桩基、承台、墩身资料,到2013年与四名同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922本干部档案工作,再到2019年7月调入办公室,7天熟练并掌握公文收发文要点,并快速地推动机关部门及项目部制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完成2432份文件高速流转及718份规范制文,每一段与档案相关的岁月,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见证了我从事资料工作的成长点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的决心。 (刘清泉)


11月29日,清晨伸出双手,迅速拉开了淡蓝色的天幕。指向苍穹的南中高速项目TJ02合同段18号主塔上方,轮廓模糊的月亮静悄悄隐秘在云朵中,主塔下方的河流闪着粼粼波光。那天,是南中高速项目迎来2021年广东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交流会现场观摩的日子。参观路线上的各大展板笔直地伫立着,施工栈桥上中国红的旗子随风飘扬,项目上全体参建者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净是青春的模样。

我很荣幸担任了党建展板的讲解员,我的男朋友梁海文则是负责产业工人培训中心的讲解员。那天,我们俩,一个在项目内,一个在栈桥上,共同为我们项目我们有爱的家发声,向外界讲述“她”的成长。甚至可以说,是南中陪伴着我们成长。回忆翻涌,九公司给予我们俩平台,从深中通道到南中高速,从行走于“智慧梁场”到期盼着“木棉花开”,从初入职场的小白到现在某些方面可以独当一面,我们和项目的点滴就像一本本心灵手册。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