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1月07日 桥梁数字报 江海涛声/观察·新闻
江海涛声/观察·新闻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叔侄桩

来源:    作者:高雨薇

“嗡嗡嗡……”持续的机械作业声从身后的一片竹林旁传来。

这天,我正和杭温高铁6标项目部的技术员陈柏文请教项目施工工艺。循声扭头,离着不远,一位工人师傅一边操作机器,一边好像在和空气“说话”。

奇怪得很。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明明只有他一个人。

“他在干嘛?”揣着不解,我走近一看才发现,还真有另一个人——不在地上,而是在地下。

“这是人工挖孔桩,有工人在井下。”陈柏文解释,“项目所在地的岩石很坚硬。从实际条件来说,机械设备很难打,成本耗费很大,只能靠人力。”

井内目前只挖了七米左右,但已然有些“深不见底”了。在狭小的空间里,光线不佳、行动不便,入井的人员还要在底下单独作业。

我正想再问些问题,只听老师傅对着孔内大喊一声:“上来吧!”

机器鸣响,井下的人缓缓上移。老师傅没再说话,全程关注着同伴的情况,眼神随着他位置的上移而上移,没挪开一刻。虽然机器声响有些大,但地上的我们却仿佛进入一个凝滞时空内,大家默契地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上来了。是一位年纪稍轻的小伙子。

正值寒冬,一阵山风吹来,我将厚毛衣的领子往上拉了拉,而从井里出来的小师傅只穿了一件薄单衣,腿上、鞋上都是泥浆点,背后也全湿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泥水。

“下面的水很大吗?”我忍不住打破安静许久的局面。

“没,现在是枯水期,条件还是有利于施工作业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毛巾似的东西递给地面上的师傅。

“要是夏季,地下水噌噌往上冒,根本没办法进去操作。”陈柏文补充道。

“您和您工友的这种工作搭配是固定的吗?”我又问道。

两人听到我这话,递接的动作都停顿了一下。

“他是我叔叔。”小师傅笑了,用极低的音量说了一句,“得是我最信任的人在上面守着……”说完,他又憨憨地笑了两声,便低头忙着手上的活去了。

“别人来操作我还不放心喏!”老师傅摇着头急忙接话,浓重的湖南口音从话中溢出。他微弓着腰,时不时站起又蹲下,将井周围又清理了一遍,周边很难看到碎石尘土的踪影,一旁的机械也被他从上到下查看了数遍。

“他在底下干多久,我就要在上面看多久嘞!这样的深度,这么小的石子掉下去都是不行的。”老师傅双手比划着向我解释。

“他对我担心得很,感觉到有一点不对就马上让我上来。”小师傅搓着手,有些腼腆,边说还边偷瞄自己的叔叔好几眼。

叔叔帮着小师傅整理了一下安全帽:“从底下把他拉上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危险一旦来了,可能也就几秒钟的事情……我要提前喊他上来,耽误不得。”

不远处是一片苍翠竹林,橘褐色的高树与之相间而立。风穿林而过,竹叶簌簌,霞色树叶飘飘然落下。一老一少又开始各自忙碌着,不言,却相望着。

小师傅又要下去了。老师傅抿着自己干裂的嘴唇,眼神又全部集中在侄子的身上。

工地上,“夫妻档”“兄弟档”“叔侄档”并不少见……在特殊环境下的施工作业,有时重点不在人多,而在配合,贵在默契。看似简单原始的二人作业,却也是忠诚的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