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6月17日 桥梁数字报 江海涛声/观察·新闻
江海涛声/观察·新闻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与海角力

来源:    作者:金大治

近日,当我再次来到福建东南的这片海域,望着那一排排转动的风机,一种自豪感涌上心头。同时,那些与海角力、与天拼抢时间的片段,又在脑海中重新浮现。

2020年9月13日,长乐风电项目完成首个导管架(A05号)的安装后,要进行灌浆作业,但本次作业窗口只有一天时间,由于是首件施工,作业难度大,还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坏天气干扰。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原本平静的海面上也开始泛起了白头浪,现场经理徐彬皱起了眉头。本来想着赶在天气恶劣之前完成5号机位的灌浆任务,但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第一个机位的灌浆作业难度远远超过预估。而且由于海上运输困难,作业人员中午就吃了一些自备干粮,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堵管、体乏,伴随着阵阵波涛和呼呼风声,一步步蚕食着大家的意志。

徐经理回头向队员们鼓励:“大家注意安全,再加把劲,把这最后一个腿灌完,已经安排拖轮过来接大家了。”低压压的天气让众人无心回应,唯有机器的轰鸣,人心和自然仿佛正在角力。这场角逐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堵管问题终于解决,灌浆工作也顺利完成。此时,海浪已能袭击到运输船甲板上,远处只能看见其他船只的点点灯光。

当拖轮靠近运输船时,只见拖轮船舷最大起伏超过了3米,所有人都待在原地面面相觑,不敢上前一步。可是如果这次大家不能回去,后面几天天气更差,这一群人待在运输船上的危险也更大。

“不能再拖了!”权衡之下,徐经理拿定了主意:让拖轮先侧靠着运输船,仔细观察着拖轮起伏情况。终于,约过了5分钟,徐经理朝大家丢下一句“你们做好准备,我先试一下”,然后瞅准拖轮上浮的一瞬间就跳了上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在徐经理的“打样”和指挥下,30多人抓住海浪这瞬息的放松,井然有序地成功转移到了拖轮上。唯剩下海浪的叫嚣声,似乎在宣泄着“猎物”逃脱的气急败坏。

海上项目建设就是这样。作业时间窗口短,天气变化大,有时看着风平浪静,但下一刻就会狂风大作、波涛汹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铁大桥局的建设者们完成了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项目。

该项目是国内最具挑战性的首个“双四十”(水深超40米、离岸超40公里)的外海风场,也是首次大规模采用吸力式导管架基础的先行者,又是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安装10兆瓦风机机型的探索者。其建成投产对于我国海上风电走向大规模、大容量和深远海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