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7月01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读《梁家河》

来源:    作者:龙绮芸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皆心皆学问。”

前些天,关注的公众号推荐了一批好书,《梁家河》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起初是这本书封面上的文字介绍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找到了这本书看,才发现这原来是一本记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劳动、生活、学习的纪实性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时光追溯,我对一代领袖真实而又生动的成长史有了全新的认知。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书中标题名就足以看出编者的用心,比如最开始的“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到中期的“窑洞里长满了故事”,再到后期的“一声声喊我小名”,最后来到末期的“我们走在阳光路上”,编者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向读者们娓娓道来,让我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在那里,习近平致力于谋发展强生产,带领村民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开办扫盲班等等,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书中的结尾部分,编者向读者们讲述了当年在梁家河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交往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而这些学问也在不断影响着他们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此外,编者还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梁家河在党的正确指引下发生过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些也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悉心指导分不开关系。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媒体采访中曾如是说。而《梁家河》一书中也详细记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窑洞里读书的场景,编者的描述让我透过文字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颗爱读书之人炙热的心:“我那时爱读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在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将读书与求知紧密相连。他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当时年仅15岁的他,对自己立下读书、修身的要求。而在梁家河的7年时光里,习近平总书记一面进行着农民化的实践,一面在书里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对于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梁家河的7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铸造了品格,涵养了一心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将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梁家河,而梁家河也同样毫无保留地接纳了他。

书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便是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要知道,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正处在一个异常严苛的环境下,他是如何靠着超常的勇气与毅力一步一步地向党组织靠近,这里面的艰难程度我们无法得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先后入团入党,并被推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我想,自那时起,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之路便开启了。

7年的知青岁月,是一部成长史,也是一部励志史。读梁家河,让我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也让我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同时也为拥有一位这样的领导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勇于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干好每一件事,让青春在奋斗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