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7月01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忆高考

来源:    作者:杨长明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似乎就那么一晃,离我参加高考的1962年就已经过去了整整60个春秋,高考前后的情景还会常常出现在我遥远的记忆里,让人深思,让人联想,让人无比羡慕当今的年轻学子们。

当时,我就读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学校坐落在知名的柯桥古镇,离绍兴县城有30多里地。学校除了有一栋两层高的教学楼之外,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师生食堂等都是由一座古寺留存的一些厅堂庭院改造而成。在这里入学的大部分是农家子弟。作为这所农村中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我和同学们在高考的道路上经历了不少困难与艰辛,也享受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浓浓关爱。

教室里有明亮的灯光可供学生迎考复习,这应该是最起码的条件,可60年前国家的电力资源还很紧缺,我们学校又处在农村地区,所以拉闸停电是经常发生的事。晚上要复习功课,停了电就看不了书。为此,我们在教室的课桌里都准备了一些蜡烛,一旦停电,就立即点上,坚持在昏黄摇曳的烛光下继续看书学习。晚自习时,一个坐满50人的教室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连地上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复习资料,也买不起课外读物,更没有校外培优班,有的只是自觉学习的钻劲与拼劲。大家坚持听好老师的每一堂课,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复习好老师讲过的每一节课文,“认真、严谨、勤奋、务实”是当时我们这所农村中学提倡的学风。

我们高考那年,国家仍处在特殊困难时期,物资十分匮乏,粮食供应不足,副食品需要凭票定量供应,从而使我们这些消化能力极强的年轻人的肚子经常“闹意见”,影响了身体健康和迎考复习。学校领导十分着急,除了向上级积极反映寻求帮助之外,还派人四处联系商户粮站,甚至深入到附近农户家中买来南瓜、白菜、萝卜等菜蔬予以补充。食堂师傅们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粗粮细做,增分加量,推出了红薯南瓜菜饼、萝卜白菜馅包子、白菜大米稀饭等新品种,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基本解决了我们肚子吃不饱的问题,大大提振了同学们迎考的士气与信心。

炎热的夏天本来是老师们度假休息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但高三毕业班的任课老师们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的高考日夜操劳。那时教室里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每当老师上完一堂课,汗水就已经湿透了衣衫。晚自习时,他们还要轮流到教室里进行辅导,为我们解惑释疑。对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轻声细语、不厌其烦地详细解答。年过50的班主任杨寄安老师更是忙前忙后,为我们解决备考中遇到的一个个实际困难,用他丰富的阅历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给我们宣讲知识改变命运、天道酬勤的励志故事,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勇敢接受祖国的挑选。同时,他还多次为我们讲解应试的要领与注意事项,提醒我们要轻装上阵,稳定情绪,认真审题,细心答卷,先易后难,逐步推进,重点复查,防漏补遗,分秒必争,到时交卷。特别强调了卷面书写要做到工整规范,以免不必要的扣分。他说,一个人的答题卷,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见其字如见其人。老师们不仅给我们传授了知识,启迪了智慧,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那一年,县里高考的考点设在绍兴市第一中学。考试的前一天,班主任带着我们乘坐绿皮火车前往绍兴。我的右手拎了用线网兜装着的面盆、毛巾等洗漱用具,肩上背着母亲亲自给我缝制的已装满书籍的布袋子,左手还提了一张单人草席。草席是学校教务处老师特意嘱咐我们准备的必需品。当时绍兴一中非毕业班的学生们已放假离校,高考期间我和同学们就借往在他们暂时闲置的宿舍里,空床板上铺上自带的席子,我们晚上就有了睡觉休息的地方,既不用花钱,又离考场很近,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7月20、21和22日是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考试按填报的志愿分为理工、医农和文史等三个不同类别。其共同的考试科目是语文(甲)、外语和政治。除此之外,报考理工类的学生还要加试数学、物理,报考医农类的学生则要加试化学与生物,报考文史类的学生另需考试历史和语文(乙)。我记得,1962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有两个:《雨后》和《说不怕鬼》,可其中任选一题。我选的题目是后者,因为我觉得有话可说。我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阅读过的《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做了较好的论述。考试总体感觉不错。

时间在紧张的考试中很快度过。我返回学校与老师、同学依依惜别,并按学校要求留下了家庭的通讯地址后就回到了家,并立即投入到了生产队正在进行的夏收夏种的农忙之中,每天十几个小时起早摸黑地收割、脱粒、翻地、插秧……我似乎渐渐淡忘了曾经的高考。对于是否能考上,当时并没有太多的焦虑与过高的期盼。拿我父亲的话来说,考不上就回家“修地球”(这是农民的一句俏皮话,意为下地干活当农民)。8月18日,是一个值得高兴与庆贺的日子,乡里的邮递员给正在地里干活的我送来了北京铁道学院(现改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曾经的高考虽然已经远去,但我不会忘记母校老师为我们付出的辛劳与汗水,不会忘记改变我人生命运的那次考试。感恩国家给了我这个农家子弟上大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