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7月01日 桥梁数字报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七色彩虹/文苑·憩园 下载PDF 上一版 |

巧入藕花深处

来源:    作者:徐静

春雨如丝,烟笼原野,才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远观之美;月色朦胧,雾锁江渚,才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之美。人之于美,总需些距离,恰到好处的远观或是近看,才能感受到美。

诗意与文,以远观之态,方可获其美。唐诗宋词如何能造就字词对仗间的意蕴无穷,李白仅一碟月光入肠,几分轻狂,洋洋洒洒止步于山水之边缘,左揽盛唐豪情,右勾山川星云,才有石破天惊的盛唐诗歌之壮美;李易安点瑞脑观薄云,枕幽而眠,起挑卷帘见落蕊,前不踏入虚无,后不跌入凡俗,才能有瘦骨宋词之柔美。能观诗词之意境,这都是诗词之人善于把握与美的距离,不过于纵情山水、忘其人性,也不栽进红尘,不顾自然之灵性。

文学语言之美,正因为这些笔墨文人能处理好欣赏人世百态与自然山河之间的距离,让爱美之心保持在不偏不倚的位置上,从而才有意境之美和哲理之美。

距离,也绝非越远越好,这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根据事物本来的性质,理解透彻后,选择上前一步还是后退一步。诗词歌赋的意境之美,自然要全局而观,站得远些才能不困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四方之中;探科学理性之光,便得一股脑地埋进研究的海洋里,“入藕花深处”,才会“惊起一滩鸥鹭”。将身心都紧贴着观察之物的原理概念,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桎梏,而窥探不得宇宙万物的本源之美。凡能感受到美的,总离不开观察、思考、选择与体会。

要做到美由心生,关键在于把握距离;把握距离的关键在于对所感受之物的理解,我们应独具个体思考,有发散性的思维。这不仅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面或者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都应把握好对事物本质的动态理解,根据自身的不同需要,选择“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距离,品其气节与格调,或是“乘奔御风,凌万顷之茫然”。

东方古典之美,是月色朦胧,云裳花容,一条小路曲径通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远距离之美,因而驻足远观,拉长心灵距离为佳。西方工业之美,有精良做工,雕镂细致,一线流水埋头而作,若不细抚那些花纹,近看那些纹路,怎么能被人类的技术智慧之美所折服和震撼。

人生百态,万物各异,美的东西或有千万如繁星,于我们而言,要感受到一二,不甚容易,但要做到尽揽世间之美,便少不了一句“把握距离,透彻领悟”,得以美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