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2年02月03日 桥梁数字报 综合新闻

红旗渠随想

来源:    作者:陈伟华

2011年冬天,我们到林州市林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检查。该项目位于太行山深处,著名的红旗渠就在附近。1960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当地各公社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上山挖野菜,下水捞河草,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当时红旗渠建设者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建成著名的红旗渠工程。
林长项目部施工区域位于太行大峡谷边缘,地处林州大断裂带影响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仅有一条狭窄的旅游公路与外界联通。我们坐上项目部的车,绕着盘山公路颠簸了好几个小时。途中山高壑险、道路崎岖,引起我们一阵好奇之后,又使我们胆战心惊,不由得感慨“太行更比蜀道难”。
该项目部物资部部长徐景春告诉我们,进工地的路弯道多、陡坡多、崎岖难行,物资的进场调配十分困难,物资往往不能一次运送到工点,还必须经过多次小批量的来回倒运,这样不仅延误了工期,而且加大了成本。到大雪封山的时候,项目部一百号人吃饭喝水就成了问题,项目部提前储备的土豆、萝卜总是没两天就吃完了。
我们感慨项目部条件艰苦,徐景春却说,这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晚上,山区的夜晚寒冷寂寞,思念家人的痛苦更是无法言喻。
徐景春说,他们家三代建桥,爷爷和父亲都是大桥人,从老家东北转战半个中国。他的父亲曾参加过福建闽江大桥的建设,担任吊装工。当时他大概只有四五岁,跟着母亲从东北老家来看父亲。坐在船上,看到大桥飞架南北,激动得整晚睡不着觉。从小看着爸爸走南闯北,听着爷爷讲修路、建桥的奇闻,他也想在他们奋斗过的天地里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后来,他也加入大桥局,成为一名建桥工人。
由于大桥工期紧张,徐景春几年都没有回家乡过年,这种辛苦不只是风餐露宿、肩扛背负、加班加点、通宵达旦,还有四处漂泊、四海为家,没有时间回家照顾老人、抚养小孩。每次回家,孩子都会变一个模样;每次离家,孩子都会哭成一个泪人。
徐景春说,虽然如此,作为一名大桥人,他仍然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
桥工有一个说法:一辈子住现场,一辈子架钢梁,一辈子吃食堂,一辈子做牛郎。这使我不禁想起红旗渠建设者提出的响亮口号“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我们大桥建设者不正像红旗渠建设者一样伟大吗!